伴隨著知識產權制度越發趨緊完善,越來越多的大企業開始布局知識產權版圖,為品牌護航。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注冊了商標不使用,反而會因此觸發”撤三“制度,導致商標被撤銷。那么,在實踐過程中,如何避免防御商標被“撤三”?
關注“撤三”制度及風險,重視商標使用并留證
預防被提商標“撤三”,可以從信息資源管理和使用證據留存兩個方面入手,做好防御性商標的日常管理。
1.注重做好防御性商標相關信息資源的有效管理
與“撤三”最密切的信息管理是商標權人在注冊地址發生變化時是否及時辦理地址的變更申請,若未及時變更,一旦出現被“撤三”,商標局下發的《提供使用證據通知書》等文書難以查收,當事人無法得知,也無法參與案件程序,商標被撤銷在所難免。
在現實中,自然人注冊的商標出現上述情況的可能性更高。另外,商標權人對于核準注冊的商標信息也不能自行改變,如對實際使用商標的主要部分和顯著特征進行較大改變,這樣不僅會導致應對“撤三”時提供的使用證據不被官方采信,而且還很可能因商標使用不規范而遭受市場監管部門的行政處罰。
隨著互聯網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主體越來越重視線上的品牌營銷和宣傳推廣,做好互聯網信息傳播的有效管理意義重大。從預防“撤三”的角度,商標權人可以適當加強所有的全部基礎商標和防御性商標在互聯網上的宣傳力度,增加企業和品牌的網絡曝光度,為防御商標的長遠使用預留市場空間。
2、注重做好防御性商標使用證據的留存和管理
商標是商品經濟的產物,實際使用才能體現其市場價值。“撤三”制度設立的意義也在于促使商標權人使用獲準注冊的商標。所以說,在商業活動中真實、公開、有效地使用防御性商標是破解“撤三”難題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
商標權人只有在平時注重對商標使用證據的保存,在需要提供時才能避免出現證據丟失或不全的情形。需要提醒商標權人注意的是,入檔證據材料的內容應當清楚顯示商標名稱、相關商品或服務、制作時間等信息并盡可能保留證據原件。對于同一商業使用行為產生的多份證據也應該定期一并留存,以便形成一套連續完整的證據鏈。
3.做好日常監測預防,出現問題積極溝通和應對
商標權人在規范商標分級管理和建立商標使用證據檔案的同時,還應做好對商標“撤三”的監測工作,預防可能的“撤三”風險。商標權人一旦發現被提“撤三”問題,應積極面對,及時做好相應對策。
做好商標監測,前移預警關口,及時察覺風險
商標監測是風險防范意識強的企業通常采取的一種事前預警機制,主要任務包括通過定期查詢對競爭對手或行業內商標注冊情況進行實時監測以及通過市場反饋及時發現自身商標侵權/被侵權的風險,以便第一時間采取處理措施。
商標權人可以將商標監測同“撤三”日常監測相結合,運用現代化商標查詢和管理軟件,輔之于現有產品銷售網絡內的市場人員走訪,對同行或跨行競爭者的商品類別、使用商標信息、商標注冊信息、商品銷售情況等進行定期監測和跟蹤;同時,注重提高廣大銷售人員的知識產權意識,充分發揮其積極性,盡量做到將商標監測關口前移至市場最末端。
出現問題時積極溝通,化被動為主動
商標權人在收到《關于提供注冊商標使用證據的通知》后,除了要在收到通知之日起兩個月內及時提交近三年的使用證據外,還需要積極同“撤三”申請人進行溝通和談判。商標權人無論面對的是真正的撤銷申請人,還是對手安排的撤銷“代理人”,積極與對方進行聯絡都會有所收獲。
聯絡目的在于了解對方企業、產品、商標等基本情況,做到知己知彼;同時還能在聯絡時獲取重要的線索和信息,比如在先商標構成申請人哪一個商標注冊的權利障礙以及申請人特別關注的商品或服務類別等,從而探知申請人發起“撤三”的真實意圖,化被動為主動。
切記 !!商標注冊后三年未使用有可能會被剝奪商標專用權。
(聲明:我們致力保護作者版權,部分文字/圖片來自網絡,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刪除。從廣源永盛網站轉載本文至其他平臺所引發一切糾紛與廣源永盛無關。支持原創!)
|